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我们还需要那么多汽车合资吗?
2010年8月5日来源:本站编辑
  “以市场换技术”为初衷的汽车合资称得上“激荡30年”。从1983年北京吉普成立至今,27年间,我们敞开怀抱,接纳了全球几乎所有知名的汽车企业。

  我们感谢克莱斯勒、大众等最早来中国市场拓荒的跨国汽车公司。他们的远见、勇气启蒙了中国汽车人的才智,帮助我们构建了现代汽车工业的雏形。吉普212、桑塔纳、捷达,这些穿越时空的车型定格了整整一代人的记忆。

  我们也感谢本田、通用等后续进驻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公司。他们带来了与全球同步的车型、技术和制造工艺,创新性地确立了诸如4S店模式、国产化、安全碰撞等行业标准。雅阁(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别克等经典车型成为车市领头羊,中国汽车如一列高速火车轰隆隆奔跑起来。

  我们同样也感谢福特、丰田、日产、现代起亚,甚至奔驰、宝马。他们的加入繁荣了中国车市,让汽车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催生了自主造车的热潮。由此,汽车产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强大引擎,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是历史赋予中国汽车人的使命。基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中国的汽车强国路必须将合资和自主视为对等的双翼。我们尊重历史,肯定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贡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他们都是中国汽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翼齐飞是汽车强国梦的必经之路。就现状来审视这对翅膀,合资的翼远远大于自主的翼。中国汽车这只超大飞禽依然在原地打转,难以一飞冲天。因此,做强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和新能源走势上索要话语权是当务之急。

  然而,我们失望地看到,我们的不少国有大型汽车企业依然热衷于合资。一个二流的PSA,一个三流的斯巴鲁,一个屡战屡败的克莱斯勒最近成为业界焦点,几家大型汽车企业的热切态度大有掀起新一轮合资高潮的味道。

  基于中国市场的强大消费力,外资品牌期盼扎根中国市场的意愿不难理解。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律,这些到现在才谋求合资或者再合资的舶来物,其市场竞争力定然有限,国产化后能否赢利是个疑问。基于以往合资的经验,掌握知识产权和零部件供应的外方在收益上的风险远远低于中方。

  无论是上汽、北汽、长安还是广汽,手里已经握有多家合资公司。如果谋求再合资的目的是为了多赚钱好为自主项目输血的话,那就要掂量一下风险。如果要掂量风险,定然不会有现在的积极态度。

  事实上,这些企业基本都“不差钱”,在利润上的迫切需求远远低于吉利、比亚迪等民营企业。那么他们热衷合资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规模。规模是什么?是政绩。

  挣不挣钱不要紧,即便亏损也有企业的大盘子接着,企业接不住还有国家财政呢。这是一个危险的逻辑。

  在“以市场换技术”成为过去式后,我们还需要那么多合资吗?不需要!

TAGS:汽车 | 责任编辑:汽车网 |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