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热爱生活,你会发现近半年来各个活动网站中,外国驻京使馆文化处的活动越来越多,电影、演出、讲座、展览几乎周周都有新节目,请来的“主角”也多是大牌作品,一点不输京城各个知名剧院、展览馆。
这里有连盗版碟都企及不到的珍贵电影,有在各大剧院花钱都欣赏不到的“精彩演出”,有各种高科技的文化体验游戏,有各种各样的免费培训和讲座……
我敢说,即使你花上几千元到各国实地旅游,也许都无法在当地体验如此丰富的文化活动,更何况,这些在各使馆文化区还都是免费的。
如今,使馆文化处早已不是我们想象的“驻京办事处”,来这更多的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工作人员操着流利的中文进行讲解,很多艺术大师也把在北京“第一秀”免费贡献给了它们,只因“这里可以交流”。
有空的话,逛一逛北京有特色的使馆文化处,也许你需要启动的理由很多,但其实很简单,你得到的绝不是一场电影、一首音乐、一次美食培训这些活动本身的乐趣,而是一种新鲜的生活趣味,一种异域风情的全方位“刺激”。
不信,去了你就知道。
韩国文化院:“科技馆”里学料理
早就听说新建的韩国文化院装修得像一个科技馆,去了才知道,不仅看得眼花缭乱,还得“动手动脚”才算领略了韩国的电子高科技。
韩国文化院不太好找,藏在刚刚建好的光华路SOHO后面,一栋设计别致的小楼,玻璃外观,不仔细看以为是一家建造别致的韩国餐厅。
游韩国文化院,最有趣的就是电子科技体验,赶上特别有趣的游戏,都得排队。
大家最热衷的是跆拳道互动区,屏幕上是韩国著名的动漫机器人跆拳V,摆出一副备战的姿态等着你对他“拳打脚踢”,不过这家伙可不是干站在那等着挨打,它会相应地进行躲避,趁机“还手”。
文化院的一楼、二楼有很多这样的体验区,电子屏风,电子乐器,电子毛笔,电子“春夏秋冬”,通过体验方式展示韩国的各种文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各种互动让大家了解韩国,有些东西可能你去了韩国也不一定能体会到。
除了这些体验区,文化院里扎堆的要算是各种各样的免费培训班,韩餐料理、语言课、跆拳道、音乐课……
“韩语培训班是最火的,以前我们入门培训只有1个班,一公布报名时间,不到1小时就报满了,今年3月份马上开课的入门培训班我们准备了7个班,应该可以满足更多朋友的要求。”
和很多韩国旅游类似,来文化院“旅游”,也可以学习韩餐料理,而且也都是免费的,大酱汤、烤肉、泡菜、菜包饭……全是韩餐里正宗的家常便饭。
塞万提斯学院:跟艺术大师学拿手绝活
一提起塞万提斯学院,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西班牙语学校,跟自己没啥关系。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在这里你可以跟艺术大师一起学跳舞、弹吉他,互聊“私生活”,估计心痒的人不在少数。
没错,几乎每一位西班牙大师来中国演出的第一站都选择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工作人员吴蔓伶告诉记者:“为了快速了解中国,很多艺术大师会先在这儿进行表演,演出之后跟观众们聊聊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有的甚至还会现场教几手绝活。
像2008年去上海演出《堂吉诃德》的国际著名西班牙舞王Rafael Amargo,在塞万提斯演出之后,竟然带着一屋子观众‘踏踏踏’地教起了弗拉明戈舞步。这在西班牙本地都是很难得的机会。”
不仅是舞蹈大师,吉他大师,西班牙街头艺术家也都来这里演出或者展出作品,去年毕加索的珍贵陶艺作品的首次中国展也是选择了在塞万提斯进行展出。
“这里没有语言障碍,和艺术家进行交流时我们也有专人翻译,开设的所有讲座都有同声翻译,而且全部都是免费的。” 吴蔓伶说。
如果你看上哪个大师的演出或者展览,保险起见提前电话预定,直接去也没问题,只要早去一些就可以了。
意大利使馆文化处:紧追艺术最前沿
记者调查发现,在所有的使馆文化处中,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是大家非常期待的地方之一。
“总觉得这里的活动丰富多彩,摄影展、歌剧和艺术大师的交流会,多彩多样。在这里,可以关注到意大利的各种时尚文化,不像有些使馆文化活动单一且重复。”经常逛使馆文化区的王敏告诉记者。
比起其他的使馆文化处,这里的艺术气质确实很浓,展览、歌剧、音乐、舞蹈各类演出丰富,没有拒人千里的生硬感觉。
意大利民歌音乐会、需要你戴上特殊眼镜才能欣赏的立体画展、经典的普希金歌剧,即使是和意大利顶尖设计师、摄影师促膝交流也都配有翻译,免费阅览室还有简单易懂的小图画书。
“我们力图每次展览、演出都能给读者带来互动,和作者、表演者进行交流, 他们也很喜欢这样。有时候,演出结束后交流的时间比演出时间还要长,这在外面的展览馆和剧场可能很难做到。”意大利使馆文化处的崔女士告诉记者。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