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车联天下舱驾融合,从感知到决策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2025年9月5日来源:车新闻网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演进,用户对汽车的需求早已超越“代步工具”的范畴,转而追求更智能、安全、舒适的一体化体验。座舱作为人与车交互的核心载体,驾驶辅助系统作为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座舱的娱乐化与驾驶的安全性难以协同,功能迭代各自为战,既影响用户体验,也制约着整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车联天下深耕“舱驾融合”领域,凭借扎实的研发实力与贴合用户需求的技术成果,助力汽车品牌智能化升级。

车联天下的研发能力建立在跨领域技术整合与严格的合规体系之上。其聚焦整车域控制器、智能网联软件等核心领域,尤其是其8155智能座舱产品以技术实力获得行业认可。在舱驾融合关键技术上,车联团队突破了感知层数据互通瓶颈,实现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座舱内DMS系统的协同感知,这一技术路径与行业头部企业的研发重点高度契合。同时,车联天下将安全机制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从硬件冗余设计到软件编码规范均符合ASIL等级要求,确保系统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

在舱驾融合成果方面,车联天下的解决方案已有计划地实现规模化量产落地。其中,AL-A1舱驾融合产品(基于SA8775P),其核心算力CPU最大230k,并以单SOC芯片实现中高端舱/行/泊一体,实现城区NOA(部分场景)、记忆行车、高速NOA、记忆泊车等L2++极高阶智驾功能,还支持集成端侧AI大模型,隐私性、可用性和运行速率更佳。这款产品将于今年实现量产,也验证了车联天下舱驾融合技术的市场认可度。

不仅如此,在舱驾融合功能实现上,车联天下系统通过座舱与智驾数据的实时共享,构建了多场景协同机制:当DMS检测到驾驶员疲劳时,会同步触发座椅震动与空调新风切换,并联动ADAS系统发出预警。值得关注的是,车联天下与高通联合首发的基于SA8775P芯片的舱驾融合平台,实现了座舱娱乐与高速NOA功能的一芯集成,成为20万元以下车型的智能化标杆。

随着2025年舱驾一体渗透率进入高速增长期,车联天下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量产经验,正逐步成为行业协同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TAGS:车联天下 | 责任编辑:车新闻编辑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